Random Tech Thoughts

The title above is not random

第一次听音乐会

昨天晚上去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听了维也纳爱乐弦乐独奏家乐团的音乐会,生平第一次听音乐会,也算是长见识了。

这个弦乐独奏家乐团一共 11 人,六个小提琴演奏家,两个中提琴和大提琴,还有一个低音提琴。(查了一下,低音提琴又叫大贝司,贝司指的是低音吉他。)宣传说这个乐团的主要成员来自维也纳爱乐乐团,去听的时候发现海报上的音乐家们比实际的看起来要年轻,估计海报上是很早以前的照片,而且其中有几个(大概是 3 个,都是小提琴手)比较年轻的面孔是海报上没有的。演奏曲目和宣传海报上的一样,莫扎特的 D 大调弦乐嬉游曲,罗西尼的弦乐协奏曲,巴赫的 D 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还有柴可夫斯基的小夜曲。巴赫和莫扎特的都曾经听过,也是很喜欢的曲子,其他的两首都是陌生的。

买的是 180 的票,13 排,还算靠前,但在最边上,离舞台大概三、四十米的样子。因为是第一次听音乐会,所以也不知道昨天的音响效果究竟如何,总之比我用 iPod 听要好。而这个级别的演奏家我自然也是挑不出什么刺来,评论的话也没有那个水平。小提琴老师说乐队演奏要让声音像丝绸一样,昨天确实感受到了,看演奏家们一起配合演奏出动听的旋律出来是很享受的,也很赞叹他们的技巧。

现场的好处还在于可以看到音乐家们实际演奏的样子,看到他们如何用动作交流来配合。这些对我这样稍微学过一点小提琴的人来说也是很有趣的。一个细节是高个子的小提琴手坐着拉小提琴时不用把右腿向后挪,这个比较爽,可以坐的很舒服。另外一个细节是用脚打拍子的只有首席,而且只有在乐曲在节奏很快的时候才会打拍子。很羡慕他们的右手手腕在运弓时可以那样柔软,但是运弓又很有力。低音提琴手演奏起来也很有趣,运弓的方式跟其他提琴差别很大,弓子不用与琴弦相垂直运动,是一个可爱的大个老先生演奏的,得一直站着,难为他了。

上半场最后一首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演奏完三个乐章以后马上加演了一个乐章,不知道是哪首曲子(听不懂首席说的话),非常忧伤的一首曲子。同去的 Ann 第一次听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很有感觉,而对加演的这首曲子更是感动。最后加演的三首中两首是施特劳斯的(施特劳斯跟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关系果然不一般啊),一首是完全拨弦的(可惜我不知道名字),另外是一首波尔卡舞曲。拨弦的那首演奏时很有意思,演奏低音提琴的大爷原来站在舞台右侧,演奏时拿了一个声音像碰铃的乐器漫步走到乐队前面,随着节奏敲出了几声银铃一般的声音,而最后一下敲到了自己的手指,然后便回到原位,拿着提琴到舞台后面去了。乐曲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大爷又从舞台左侧出来了,在最后一个音的时候做了个很夸张的像是要摔倒的动作,实在是很可爱。加演的最后一首是闪闪的红星,听到如此熟悉的曲子全场都跟着一起用掌声来打拍子了。(这个好像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在新年音乐会演奏结束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时候的惯例。)

听音乐会礼仪上还是有点讲究的,Ann 在这方面就比我在行,正装出席,而我连正装都没有一套,结果只能穿着休闲衬衫、牛仔裤和运动鞋去,好在周围的人多数也没有穿得太正式,不然就太突兀了。另外每一首曲子的乐章间隔时不该鼓掌,昨天虽然在开场前和第一首曲子结束后在广播中有告知听众,但还是有人在乐章之间鼓掌,只有到了最后一首小夜曲的乐章间隔,可能是由于曲子本身的原因,大家都不好意思去打破宁静的氛围而没有在乐章间隔鼓掌。而谢幕时怎样鼓掌表示请求加演,什么时候应该站起来 Ann 也不是很清楚,以后要找个行家扫盲。到了上海听音乐会的机会会比较多,到时候不能在这种事情上面丢人。

有时会 YY 遇到个会拉小提琴的女朋友。听过今天的音乐会想,如果如愿的话以后婚礼的时候和要和她一起演奏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不过巴赫的曲子据说很难演奏,再加上要与乐队配合不是件简单的事,以上 YY 情节的最后一部分恐怕是没有机会实现了。最后贴一个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视屏。

Comments